九游会·J9 - 中国官方网站 | 真人游戏第一品牌

×

去年我国乳业消费复苏明显 未来市场仍面临多重压力

来源:中国商网
发布时间:2018-01-04


随着2017年收官,在延续向好态势的宏观经济背景下,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又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?在经历了2016年的发展波动后,2017年的乳业是否真正实现全面复苏?

 

  特别是从细分行业来看,在经历了2016年的大面积亏损后,上游牧业2017年是否已经走出泥潭?奶粉新政大限已至,大量退出的品牌会否通过跨境购卷土重来?未来奶粉市场是静如止水还是硝烟弥漫?

 

  乳业逐渐复苏 下游企业业绩亮眼

 

  经历了2016年中国乳业的萧条,无论养殖企业、中小牧场还是下游乳企都在2017年牟足了劲,而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稳中向好,中国乳业在2017年逐渐复苏。

 

  这在下游乳制品行业表现得很是明显。业内人士分析,2017乳业明显复苏,主要从3月份开始,包括江苏、四川等多个省份的乳业销售额增长6%-8%,消费量增长了3%-4%,带动整个乳品消费好转,特别带动了伊利、蒙牛等大企业业绩好转。

 

  从产量来看,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718月乳制品累计产量为1981.3 万吨,同比增长0.8%。其中8月乳制品产量为265.4 万吨,同比增长2.9%

 

  而下游乳企的业绩也说明了这一点。领跑乳制品行业的伊利股份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21.27亿元,同比增长13.51%;净利润49.37亿元,同比增长12.47%;光明乳业实现营收165.07亿元,同比增长6.73%;净利润5.29亿元,同比增长24.28%;科迪乳业则以49.82%的净利润增幅位居净利润增幅之首。

 

  而在2016年出现首次亏损的蒙牛乳业在2017年也扭转了业绩下滑的颓势,2017年上半年,蒙牛实现营收294.66 亿元,涨幅达8.1%;净利润11.15 亿元,同比增长4.7%。此外,三元、黄氏、麦趣尔三家公司尽管净利润出现下滑但营收实现了增长。

 

  乳业专家宋亮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,2017年下游乳品销售不错,从3月份开始回暖,10月、11月、12月的销售情况明显好于上半年,预计2017全年企业的销售业绩尤其是大企业的销售业绩将好于上半年,例如11月份全国乳品销售收入增长14.3%。此外,下游乳企各大品类中,酸奶品类异军突起,成为企业业绩和利润增长的主要支撑点。

 

  奶价回升不明显 上游牧业持续萧条

 

  不过,上游牧业的回暖却并不明显,仍处于萧条之中。现代牧业2017年前三季度净亏损7.28亿元,继上半年亏损6.66亿元持续扩大。西部牧业2017年前三季度净亏损0.8亿元,下滑40%。中国圣牧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0.12亿元,同比减少19.9%,净利润2.256亿元,同比减少72.35%

 

  而尚没有公布三季报的中地牧业、赛科星、中鼎联合在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下滑131.96%95.06%53.31%

 

  宋亮表示,2017年上游牧业仍处于萧条中,从奶价看,虽然在下半年有所回升,但并不明显,导致虽然出现了奶荒但原奶的收奶量增长不明显,很多上游企业仍在盈亏平衡的边缘挣扎。

 

  此外,从供应量来看,奶牛存栏量大概减少了10%-15%,原奶产量同样减少了10%-15%,很多的中小牧场退出市场,整体来看,虽然原奶供过于求的局面有所缓解,但还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。宋亮如是说。

 

  而蒙牛对现代牧业的收收放放则是贯穿于2017年乳业上下游的大事件。资料显示,20171月,蒙牛增持现代化股份至39.9%37日,蒙牛继续增持现代牧业至57.9%616日,现代牧业发布了向蒙牛提供乳制品服务的三年规划,两者关系持续升级,然而,85日,蒙牛却转而与中粮签订协议,拟向中粮出售现代牧业3000万股股份。

 

  业内人士分析,目前北京各大超市里,现代牧业的液奶产品已经全部下架,蒙牛打算自己经营常温奶产品,而把现代牧业打造成原奶和低温巴氏的提供者。不管怎样,两者的一众纠葛决定了两者必然在某种程度上患难与共

 

  奶粉新政全面实施 外资奶粉企业加速渠道下沉

 

  2017年乳业最重磅的事件就是奶粉新政了,2016101日开始的奶粉新政让国内外大中小企业用尽浑身解数,无论是收购海外工厂,争夺奶源,还是准备奶粉新政的各项材料都是殚精竭虑。目前,奶粉新政大限已至,共有952个配方获批。

 

  从奶粉行业格局看,奶粉新政确实使得大量的国产中小奶粉品牌退出市场,例如2016年有两三百个品牌退出市场,不过,奶粉新政收官并不像业内预测的那样会促使近三分之二的品牌退出。

 

  农业部干部管理学院研究员陈瑜表示,这次靴子落地以后,并不像大家预测的有三分之二的品牌要出局,具体而言,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是106家,其中90多家已经通过了审批,获得注册的品牌有952个,目前,还有企业仍在申请,还会有足够多的企业和足够多的配方获批。

 

  宋亮则坦言,奶粉新政中退出的品牌包括国内中小品牌和国外代工品牌,前者退出了市场,但后者却没有,而是通过跨境购继续进入中国市场,此外,很多国内中小品牌也去海外做代工,所以奶粉新政的效果并不明显。

 

  不过,奶粉新政使得外资奶粉企业纷纷进行渠道下沉,争抢三四五线市场的蛋糕。资料显示,2016年底,荷兰皇家菲仕兰就将欧洲销售的子母奶粉品牌引入国内生产,主要针对3-5线城市或者郊区市场。201710月份,美赞臣表示将产品下沉到3-5线市场,并宣称目前已经在武汉、天津、成都设立了新的区域分销中心,配合广州总仓,完善全国网络布局;201711月,惠氏宣布在中国推出第三大品牌SMA珍蕴,目标主打三四线市场,并成立了专门的事业部负责运营。

 

  而在外资奶粉企业渠道下沉的同时,众多国内区域乳企上演一幕幕IPO大戏。资料显示,截至2017年下半年,已先后有四川新希望乳业、河北君乐宝乳业、南京卫岗乳业、上海均瑶乳业、广东风行乳业宣布筹备上市或披露招股说明书申报稿。

 

  进口冲击严峻 未来奶粉市场面临生死格局

 

  此外,虽然从数量上看,通过奶粉配方注册的品牌中,国产品牌占据绝对优势,但如果按照销售额计算,国产奶粉仍是甘拜下风。数据显示,按出厂价计算2017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销售额900亿元,其中外资奶粉的销售额占比约70%,国产奶粉的销售额占比约30%

 

  近几年,进口奶粉的增势一直不减,对国产奶粉形成很大压力。据质检总局食品局三处处长韩奕透露,2014年奶粉进口量为12.1万吨,201517.6万吨,201622.1万吨,今年前9个月20万吨,今年全年奶粉进口数量比2014年翻番的问题不大。

 

  记者从海关总署官网获悉,20171-11月,我国进口乳品234.3万吨,同比增长13.8%,金额574.8亿元,同比增长42.8%,其中,1-11月份进口奶粉94.9万吨,同比增长26%,金额381.7亿元,同比增长44.7%

 

  宋亮表示,2017年进口乳制品环比增速放缓甚至下降,但同比2016年仍有很大的增长,尤其是液态奶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增长很明显。

 

  此外,从未来看,进口对国内乳制品的冲击仍然很严峻,国外廉价乳制品对国内中小企业业绩将会有很大影响,因为国内对奶酪、黄油等产品的消费大增,导致奶酪、黄油等产品进口将大量增加。宋亮如是说。

 

  除了进口形势严峻,未来我国奶粉行业将面临生死格局。宋亮坦言,未来全球奶粉供应中国市场,国内奶粉产业需要作出新的调整,面临三方面的挑战,一是需要去产能,因为目前全球奶粉的产能都向中国倾斜,国内奶粉企业急需去产能;二是需要进行渠道的调整,使得国内奶粉企业在渠道上实现线上线下的统一;三是需要进行创新优化,因为国内奶粉企业为了应对新政,花了大量资金,却把真正需要优化的东西都付之一炬,又面临国外奶粉企业残酷打压,国产奶粉调整将异常艰难。